臺灣省立成功大學禮賢樓(1968~1971
國立成功大學禮賢樓(1971~1980


今日本校藝術研究所館舍,原為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本部,創建於1911年,屬於日軍第二期臺灣永久兵營計畫下所興建的建築物。戰後,日軍營區由國軍接收,在本校1966年由陸軍第二三三八部隊取得光復校區(原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區)之前,本建築作為該部隊駐軍指揮大樓使用,建築物編號026。


1968年6月,建築物經過本校發包修繕,於其中裝設衛浴設施,作為歸國學人或客座教授下榻宿舍,建築物因此更名為禮賢樓,至1980年為止,建築物機能基本上未出現太大的變化。


本校營繕組典藏1968年026房舍修改為學人宿舍一樓平面圖
本校營繕組典藏1968年026房舍修改為學人宿舍二樓平面圖
本校營繕組典藏1968年026房舍修改為學人宿舍立面圖
 
 
1973年畢業紀念冊所見禮賢樓,屋頂可見通風塔,現已不存   1979年畢業紀念冊所見禮賢樓,日治時期舊照片中,此建築右側(北面西側)山牆上原有象徵日本皇室之菊花紋,照片中所見山牆僅剩下安裝菊花紋的痕跡
 
1977年畢業紀念冊所見禮賢樓側立面   1980年畢業紀念冊所見禮賢樓側立面

建築物外觀呈現連續的迴廊拱圈,相對於其東側兩棟兵舍(今日工業設計學系系館、歷史系館)主入口採用古典羅馬式樣門廊,本建築就裝飾上更為誇張華麗,應與其作為聯隊本部之空間性質有關。其中北面凸出平面的主入口門廊有兩處,各由一個比兩側拱圈較寬且高的拱圈所構成,東側門廊的拱心石處理成「渦卷形式」,與其上類似巴洛克山牆的山尖連成一體。西側門廊之拱心石較小,拱心上則有一黑色鐵件,為固定象徵日本皇室菊花紋飾的構件,推測該菊花紋應為戰後遭到國軍拆除。


東西兩側的山牆立面的裝飾元素相似,皆以角落的兩座粗大凸壁,及山牆的屋簷構成此立面之外緣。其間則有三個拱圈,中央較高,在閣樓高度形成一半圓拱窗,並與中央圓拱兩側扶壁及看似由牛腿支承的陽台女兒牆共同定義側向入口。而角落的凸壁之上各置有一厚重的瓶飾,兼具女兒牆及側脊的收頭。


此外,建築物現況仍可見到架高樓版、室內四周設有戶外走廊、清水紅磚承重牆、鋼筋混凝土造樓版及屋頂版、鋼屋架等,另建築物原貌設有屋頂通風塔構造、未裝設天花板等等,皆呈現日軍第二期臺灣永久兵營計畫下興建建築物之特徵。

 
2006年拍攝禮賢樓北向立面東側入口   2006年拍攝禮賢樓東向立面

 

參考資料:
本校各年度畢業紀念冊
蔡侑樺(2007)〈第二章 歷史調查〉《國定古蹟「原日軍台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調查研究暨修復計劃》
國立成功大學校史編纂小組(2001)《世紀回眸-成功大學的歷史》,國立成功大學,臺南